以下是 PCB多層板設計 讀者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, 也可作為設計完成後檢查時的參攷依據.
1.PCB元件庫要求
(1)PCB上使用的元件封裝必須正確,包括元件引脚的尺寸和大小、引脚間距、引脚數量、框架的尺寸和方向等。
(2)極性元件(電解電容器、二極體、3極管等)的正負極或管脚號應標記在PCB元件庫和PCB板上。
(3) The pin numbers of the components in the PCB library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pin numbers of the schematic components. 例如, 二極體中的管脚編號 PCB庫組件 與上一章原理圖庫中的管脚編號不一致. 問題.
(4.)對於需要散熱器的組件,繪製組件封裝時應考慮散熱器的尺寸,並且可以將組件和散熱器一起繪製成整體封裝形式。
(5)組件銷和襯墊的內徑應匹配,襯墊的內徑應略大於組件銷的尺寸,以便於安裝。
2.PCB組件佈局要求
(1)組件排列均勻,同一功能模組的組件應盡可能靠近。
(2)使用相同類型電源和接地網的部件盡可能佈置在一起,這有利於通過內部電力層完成彼此之間的電力連接。
(3)介面組件應放在一邊,介面類別型應使用字串表示,接線方向通常應遠離電路板。
(4)功率轉換組件(如變壓器、直流/直流變流器、3端調節器管等)應具有足够的散熱空間。
(5)組件的引脚或參考點應放置在網格點上,這有利於佈線和美觀。
(6)濾波電容器可以放置在晶片背面,靠近晶片的電源和接地引脚。
(7)元件的第一個引脚或訓示方向的標誌應標記在PCB上,並且不能被元件覆蓋。
(8)組件標籤應靠近組件框架,尺寸均勻,方向整齊,不與焊盤和過孔重疊,並且不能放置在組件安裝後覆蓋的區域。
3.PCB佈線要求
(1)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源應隔離,電源線不得交叉。
(2)接線採用45°角或圓弧角,不允許有尖角。
(3)PCB軌跡直接連接到焊盤的中心,連接到焊盤的導線寬度不允許超過焊盤的外徑。
(4)高頻訊號線的線寬不小於20mil,並用外部地線將其包圍,與其他地線隔離。
(5)不要在干擾源(直流/直流轉換器、晶體振盪器、變壓器等)的底部佈線,以避免干擾。
(6)儘量加厚電源線和地線,如果空間允許,電源線的寬度不應小於50mil。
(7)低壓低電流的訊號線寬為9 30mil,如果空間允許,應盡可能厚。
(8)訊號線之間的間距應大於10密耳,電源線之間的間距應大於20密耳。
(9)大電流訊號線的線寬應大於40密耳,間距應大於30密耳。
(10)通孔的最小尺寸優選為40密耳外徑和28密耳內徑。 當與頂層和底層之間的導線連接時,首選焊盤。
(11)不允許在內部電力層上佈置訊號線。
(12)內部電層不同區域之間的間隔寬度不小於40密耳。
(13)繪製邊界時,儘量不要讓邊界線穿過要連接的區域的焊盤。
(14)在頂層和底層鋪設銅時,建議將線寬值設定為大於網格寬度,以完全覆蓋空白空間,不留下死銅。 同時,與其他線路保持30mil(0.762mm)以上的距離(銅可以用於設定之前的安全距離,銅塗層完成後將其更改回原始安全距離)。
(15)接線後撕下襯墊。
(16)金屬外殼裝置和模塊的外部接地。
(17)放置焊盤以進行安裝和焊接。
(18)DRC檢查正確。
4. PCB分層 要求
(1)電源平面應靠近接地層,與接地層緊密耦合,並佈置在接地層下方。
(2)訊號層應與內部電力層相鄰,而不是直接與其他訊號層相鄰。
(3)隔離數位電路和類比電路。 在條件允許的情况下,將類比信號線和數位信號線分層佈置,並採取遮罩措施; 如果它們需要佈置在同一訊號層上,則需要使用隔離帶和地線來减少干擾; 類比電路和數位電路的電源和接地應相互隔離,不得混合。
(4)高頻電路具有較大的外部干擾,最好將其分開佈置,並使用直接與上下內電層相鄰的中間訊號層進行傳輸,以便使用內電層的銅膜來减少外部干擾。